关注丨中远海运未来布局新兴市场,呼吁港口投资开启觉醒年代
巨大的付出和微小的收益是每个码头运营商的“痛点”。如何能让投资和收益达到微妙的平衡?十四五规划开启,如何规划全球布局?中远海运港口董事会主席冯波鸣日前在受访时,谈到了这家国际港口运营商的投资逻辑。
最新丨第12届国际基建论坛闭幕 签约合同额超23亿美元
2021年7月22-23日,第12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论坛(简称“国际基建论坛”)在澳门举办。论坛上举行了203场商务洽谈,促成和见证了尼日利亚尼日尔河综合治理项目、巴西水电开发项目、阿根廷风电项目、安哥拉铜矿项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石化储运项目等11项合作协议的签署,合同总金额超过23亿美元。
GDP同比增长15%!南沙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
小南从南沙区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南沙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市排名较一季度均有提高。 第一产业两年平均增长2.6% 第…
独家丨“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康煜:加快建立涉外法律服务机制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共建国家和地区间司法合作日益密切,法治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稳预期、化纠纷、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方面的特殊作用日益凸显。各方对加强法治,加快建立专门的涉外法律服务机制,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绿”意盎然
近日,商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工作指引》指出,当前,世界多国把绿色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碳中和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国际贸易投资中的绿色规则加速演进。中国正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履行国际责任。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外投资合作只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才能成为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质量的重要支撑,才能在开放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才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赢得主动。
商务部等三部门出台工作指引 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圈定11项重点工作
记者7月23日从商务部网站获悉,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了《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工作指引》,提出了11项重点工作,分别为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全球产业链、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数字经济走出去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企业、建设数字化境外经贸合作区、强化数字经济走出去的指导监管、提高数字经济走出去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数字规则标准制定、做好数字经济走出去风险防范、营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良好环境。
2021“一带一路”国家基建指数发布
7月22日,在澳门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房秋晨会长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张辉副总经理共同发布2021年度“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和《指数报告(2021)》。这是澳门国际基建论坛自2017年以来连续第5次发布“一带一路”基建指数,该指数已成为反映国际基建市场走势和风险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后疫情时期港澳专业服务业 拓展内地市场的路径
在中国被控制得效果明显的新冠疫情,虽然余波仍存,但经济的复苏可见迹象。第七次人口普查折射出大量有投资价值的信息,其中一个当然就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国人口总量、人口净流入之冠。有一定消费力又兼有庞大本地市场效应,服务业投资应成为“双循环”的重要突破点。未雨绸缪,在后疫情时期,港澳地区应该提前布局服务业以进一步拓展内地市场。
后疫情时期港澳专业服务业 拓展内地市场的路径
在中国被控制得效果明显的新冠疫情,虽然余波仍存,但经济的复苏可见迹象。第七次人口普查折射出大量有投资价值的信息,其中一个当然就是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国人口总量、人口净流入之冠。有一定消费力又兼有庞大本地市场效应,服务业投资应成为“双循环”的重要突破点。未雨绸缪,在后疫情时期,港澳地区应该提前布局服务业以进一步拓展内地市场。
全省首个!正式挂牌!创新创业,来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
7月20日,“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挂牌仪式在广州南沙国际人才港举办,全省首个冠名“大湾区(广东)”的人才驿站正式挂牌启用。 驿站将围绕湾区所向、人才所需、南沙所能,为各类人才在南沙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