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为广州实现市场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国际贸易市场通道。”
日前,在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海丝文化与城市发展分论坛上,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炳祥发表主题演讲,他从三个角度讲述了广州持续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助力穗企扬帆出海的实践。

广州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十年来,广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讲话精神,先后组织实施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与共建国家开展务实经贸合作,体现广州担当,贡献广州力量。
贸易往来迈上新台阶。“一带一路”为广州实现市场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国际贸易市场通道。十年来,广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从2013年1601.33亿元增长至2022年3149.06亿元,连续突破两千亿、三千亿大关,占广州外贸进出口比重从21.7%上升为28.7%。
双向投资实现新提升。十年来,广州在“一带一路”共设立非金融类企业和机构累计1793家,协议累计投资额262亿美元,年均投资增速高达18%。

在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开辟新渠道方面,三大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广州与四个直辖市一道,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获国务院批复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广交会也成为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双平台,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2019年起落户广州,有力加强与海丝共建国家经贸合作。
聚焦“五大提升”推动穗企抱团出海
作为市“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单位,广州市商务局聚焦“五大提升”,推动广州企业抱团出海。
每年,广州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海丝博览会,累计支持上万家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发布广州市重点境外展会目录,组织1688个企业参加2303场次境外展会。举办RCEP与广州发展圆桌会议,境外投资讲座活动。助力南沙打造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携手港澳共建“一带一路”。通过一系列实践,不断提升穗企在国际市场的布局。
“同时,广州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推动企业优势产业出海。”吴炳祥介绍。
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上,广州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落实通关模式改革试点、积极推动智慧口岸试点建设,为广大企业降低通关物流成本,切实为企业出海提供便利。截至2023年9月底,广州“单一窗口”累计注册企业7.34万家,累计申报单量达25.72亿单。
吴炳祥在现场也提到,广州出台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广州市把握RCEP机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建设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市,培育一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企业、产业园区,搭建跨境电商“一站式”出海平台,希望持续提升外贸新业态能级。
在提升企业海外支持方面,广州抢抓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鼓励本土龙头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技术许可、基金投资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
培育“广货”出口品牌,
高水平奋进“一带一路”新征程
吴炳祥在现场介绍,广州将培育百亿级外贸龙头企业,推动中小外贸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培育“广货”出口品牌。此外,加大制度型创新探索力度,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措施率先在广州联动发展区复制推广。
加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等平台建设也将是广州未来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将充分发挥广州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联盟作用,支持企业认定省级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吴炳祥说,广州将不断拓展外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同时实施引资和引才相结合,带动海外优秀科技人才及团队落户。
来源:广州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