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鼓励类产业企业税率减至15%,加速拥抱“芯晨大海”
> 投资资讯 > 动态资讯 > 南沙鼓励类产业企业税率减至15%,加速拥抱“芯晨大海”
南沙鼓励类产业企业税率减至15%,加速拥抱“芯晨大海”
发布日期:2022/11/12

为企业松绑减负,携手港澳共发展!南沙鼓励类产业企业的税率由最高25%减至15%。

日前,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了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内容、享受优惠的条件及优惠目录等,标志着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正式落地。

《通知》规定,一是对设在南沙先行启动区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在南沙设立的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企业,自2022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8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延长至13年。

政策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包括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航运物流、现代服务业、金融业8大类140条优惠目录,其中“高新技术重点行业”进一步细分为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节能环保4小类、35条产业目录。属于该35条优惠目录的符合条件企业可同时适用政策规定的两项优惠,其余属于7大类105条优惠目录的符合条件企业,可享受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

产业目录有三大特点值得关注

1、突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

围绕《南沙方案》“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等重点任务,以南沙科学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为契机,优惠产业目录聚焦深海、深空、深地,聚焦海洋、能源、信息、生物、空天等领域,助力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2、突出与港澳优势产业协同发展

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的重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肩负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的试验示范作用。

围绕《南沙方案》提出的“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战略定位,优惠产业目录对标香港的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及工商支援服务业、旅游业和澳门的出口加工业、金融服务业、中医药产业等重点领域,将金融科技产品、跨境投融资、绿色金融、保险业务、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等特色金融业,管理咨询、城市规划、工业设计等专业服务业,邮轮游艇旅游、国际旅游、海上运动、中医药研发、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纳入其中,着力为港澳发展拓展空间、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3、突出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优惠产业目录聚焦落实《南沙方案》提出的“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的要求,围绕航运、贸易等重点领域,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海事服务、航运信息服务等航运贸易重点环节纳入其中,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一港、两城、三岛、三谷、多园”

有容乃大,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南沙全域面积803平方公里,当前开发强度约23%。这意味着,南沙有更加广阔的开发空间进行腾挪。

为承载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先进制造业、做优现代服务业三大重点领域,南沙规划建设一批重点产业载体,形成“一港(国际航运服务港)、两城(粤港科创城、粤港澳现代服务新城)、三岛(金融岛、科学岛、文化岛)、三谷(生物谷、数字谷、健康谷)、多园(国际汽车产业园、智造产业园、海洋科技产业园等)”的产业布局。

税收优惠落地,南沙借此打造大平台,承载大产业。南沙鼓励类产业企业的税率由最高25%减至15%,有利于推动其加快布局建设“芯晨大海”产业集群。

产业是南沙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石。当前,南沙正以加快发展“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为核心,以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以强化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为根本,以聚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为导向,加快布局建设“芯晨大海”,力争到2025年形成总规模达两万亿的产业集群。

来源:广州商务微信公众号

线上咨询

联系我们

政策查询

联合会及专业服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