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非洲,充满希望和机遇。
中国与非洲国家在诸多方面高度依存,政治互信、经济互补,为民间商贸、产业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有成熟的产业、产能和劳动技术人员,非洲有强劲的发展需求、学习和掌握技术的渴望以及大量的劳动人口。森大集团高瞻远瞩,借乘政策东风,成为广州市走向非洲的典型民营企业。
作为一家立足于非洲市场的外贸企业,从2000年开始,森大就与非洲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和努力,现已成为一家集海外工业制造、国际贸易、实业投资、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跨国综合性产业集团,拥有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并在对非出口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集团在非洲加纳、坦桑尼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塞内加尔、乌干达、赞比亚、尼日利亚与南美洲秘鲁等国均开设了子公司,并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在非洲快速发展本地化制造业,目前已在加纳、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塞内加尔等国开设了八个生产基地,建立起集合工业制造、网络营销、战略采购、海运与陆运运输、仓储管理的完整产业链。
森大国际集团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等国的制造业工厂作为中非合作的先锋和标杆以及战略输出“标准、技术、设备、产品”的样板工程,受到所在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同时,为培育非洲本国快消、建材、五金产业的发展,促进非洲本地工业化发展,拉动当地就业,提高本地人民生活质量做出的贡献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
森大集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00年的传统出口贸易阶段;2004年深度国际贸易阶段,迈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在非洲建立国际营销网络,陆续创立加纳分公司、坦桑分公司、科特迪瓦分公司和肯尼亚分公司,保税出口业务涵盖多哥,贝宁、布基纳法索、尼日尔等;2014年,公司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结合非洲国家的工业化需求,开始工贸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非洲本地化制造,将中国成熟的产业、技术带到非洲。
1.解决非洲国家民生需要,将品质生活带入非洲家庭
2014年开始,森大独资在加纳,坦桑尼亚,肯尼亚,科特迪瓦等国家,投资了一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洗衣粉厂,纸尿裤厂,五金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吸收了更多的专业人才,积累了公共关系,工程建造,工厂生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森大独资快消工厂的投产,降低了非洲地区快消商品的销售价格,使非洲人民能以更低价钱买到质量更佳的民生用品,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丰富了非洲国家商品品类, 将品质生活带入非洲家庭。而五金厂的投产则解决了非洲国家普遍不生产钢铁,导致国家建设遭遇到钢材缺口严重的问题。
2.强强合作,将中国陶瓷整线制式输出技术和经验带入非洲
2016年,森大与上市公司广东科达洁能(创建于1992年,于2002年在上海挂牌上市,目前在陶瓷机械行业的综合实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合资,在加纳,坦桑尼亚,肯尼亚,塞内加尔,投资,投产了4家陶瓷厂,产能约200,000平方米/天。产品的原材料90%以上在当地采购,首次将中国先进的陶瓷整线制式输出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带到非洲,促进了非洲本地工业化发展。
2016年底,森大与科达洁能合资建设的海外首个陶瓷厂——肯尼亚特福陶瓷厂建成投产,这是东非最大的陶瓷工厂,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该项目规划3条生产线,产量设计为日产22000平方米的砖类产品;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短短8个月时间,一座中国建造的总投资额5500万美元的崭新工厂拔地而起,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
3.拉动本地就业
森大工厂非洲本地直接雇员,约4000人,创造就业机会,超过10000个,为当地陶瓷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本地配套供应商,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4.心系公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多年来,森大在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未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同时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大爱,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阿克拉体育场灾难”十六周年纪念日,森大加纳分公司向遇难者家属捐赠了物资和现金。肯尼亚陶瓷厂免费为当地卡贾多郡马赛人社区建立饮用水,为当地贫民窟儿童建造学校。森大连续四年向遇难者家属捐赠了物资和现金,惠及200余人。在疫情期间,森大国际集团迅速反应,向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等国政府和学校捐赠了大量的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在遵守非洲本地防疫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一手抓防疫安全,一手抓生产,确保了企业整体良好的发展态势。(供稿:广州市森大贸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