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 投资资讯 > 动态资讯 > 企业在“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企业在“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中面临的法律问题
发布日期:2022/05/09

通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增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正在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连结。自2013年发布以来,“一带一路”已经覆盖了许多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承包商而言,无论在法律还是实务层面上,这些项目所在的司法管辖区都充满挑战。该些项目通常都是大规模、长期和资本密集型的项目,其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政治和文化传统与中国大不相同。

  “一带一路”项目的一个特点是中国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以项目投资人、承包商和贷款人的身份参与其中。本系列文章重点关注国有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特别是以承包商身份参与)时应考虑的问题。本系列文章将简要梳理国有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讨论如何通过合理的协议安排以降低风险。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一带一路”工程项目中国企承包商应如何管理和避免争议。

  案例分析:国有企业承包商应如何管理和避免在中东国家的争议

  建设工程是经常面临法律风险的行业。其中一些风险在海湾地区(Gulf region)尤为突出。下文将重点分析国有企业在该地区“一带一路”项目中面临的一些关键法律问题,也进一步说明在项目初期阶段尽早聘用熟悉该地区情况的基础设施领域律师参与项目并提供建议的重要性。

  1.授权书

  尽管开展业务通常需要授权书,但在海湾地区,无论是建筑业或其他领域,授权书十分关键。

  海湾地区“一带一路”项目承包商中的经理或其他核心人员需要授权书以履行日常职责,例如与政府机构或商业交易方,如供应商、分包商及项目业主等进行联络。

  该地区的授权书需要以阿拉伯文出具。另外,如果中国国有企业通过分支机构而不是当地成立的实体来运营,则需要获得国有企业在中国总部的授权书,并需要通过公证和认证,这些都将产生时间和金钱成本。如果需要在短时间内更换核心人员,取得更新的授权书将是个难点。

  最后,审查业主或高级承包商的授权书对国有企业和其他承包商来说相当重要。发生争议时,其中一种应对策略是质疑合同的合法性,或至少质疑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理由是签订合同的人没有所需的权限。签订合同时,最好严格检查签字人的权限,尽管这种做法越发少见。

  2.履约保证金

  “一带一路”项目与其它建设工程项目一样,通常会在合同中约定承包商要安排预付款和提供履约保证金或履约担保。

  鉴于“一带一路”项目的规模和范围,此类履约保证金金额通常会很大。如果业主要求兑付一项或两项保证金,会对承包商的现金流和与银行的关系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业主十分清楚这一点,因此在发生争议时,通常会以要求兑付一项或两项保证金作为施压或追索手段。

  虽然该地区的法律提供了若干对抗该种施压手段的方式,但在实践中很难成功。在考虑参与这些项目时,承包商应了解保证金被追索的可能性,再据此作出决策。

  3.十年责任(Decennial liability)

  与很多其他司法管辖区和地区一样,海湾地区的国家与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规定了承包商应承担十年责任,且该责任不能通过合同排除。

  因其性质,大部分“一带一路”项目都适用此责任。例如,在阿联酋,建筑物或其他“固定装置”的建造物被认为应保持10年以上的时间。由于“一带一路”的项目价值高、规模大,这也意味着承包商与建筑设计师将对任何危及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缺陷承担极高的连带责任。

  除了为应对十年责任的风险而进行规划和适当投保外,“一带一路”项目的高知名度也意味着如果在责任期内出现任何后续问题,可能会给承包商带来严重的声誉损害及财产损失。

  4.争议解决地

  虽然FIDIC的各类合同默认约定争议将通过ICC管理的仲裁解决,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地区的“一带一路”项目通常会将该条约定修改为争议将在当地法院审理,或通过当地或区域仲裁机构管理的仲裁来解决。

  由于“一带一路”项目经常涉及不动产,所涉及的合同几乎不可避免地受当地法律管辖。这给国有企业带来了额外的风险,因为国有企业未必熟悉当地法律,也不一定熟悉当地法院适用的程序或区域仲裁机构的规则。

  5.判决/裁决执行

  在该地区,作为承包商的国有企业面临的另一个常见法律风险是,针对业主执行判决或裁决通常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现金流始终是承包商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向业主索赔不仅会在争议解决过程中产生法律费用,而且即使索赔成功,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让业主偿还款项,这也会涉及额外的法律费用。

  鉴于“一带一路”项目在该地区的规模和重要性,交易对方/业主通常也是政府机构或当地国有企业。对这些当事方采取强制执行往往会比正常情况更加耗时和困难。

  这也是谈判和解成为首选争议解决方式的众多原因之一。

  结语

  最后,我们建议国有企业及其国际合作伙伴在招投标时即尽早聘用基础设施领域的专业律师,如前文所建议的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合理的降低风险的方法,并根据经验提示可能的风险。这是每个“一带一路”项目应该采取的步骤,因为一旦争议发生,将可能产生数百万美元的律师费并损害双方的商业关系。如及早考虑这些情况,损失是可以避免的,或至少在招投标阶段可更好地预判这些问题。

  

线上咨询

联系我们

政策查询

联合会及专业服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