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会员风采
> 行业服务 > 会员风采 > 中企走进非洲案例:​广州东送能源投资乌干达,结束其无生产历史
中企走进非洲案例:​广州东送能源投资乌干达,结束其无生产历史
发布日期:2016/12/08
浏览数:2225

乌干达托罗罗地区苏库卢稀有、稀土等多金属矿(又称磷酸岩多金属矿)是国际上著名的含烧绿石——铌铁矿碳酸岩风化壳矿床之一。2014年8月,乌干达共和国能源矿产部日前与广州东送能源集团(简称“东送集团”)共同举行仪式,宣布乌干达苏库卢磷酸岩综合产业开发项目正式开工。东送能源成为了广东首家民营能源企业涉足乌干达重点矿业领域投资。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在开工仪式上对项目高度赞扬,表示项目投产后,可年产30万吨化肥、30万吨钢筋、10万吨稀土及4万吨铌和钪等,同时还能提供12兆瓦的年发电量,每年可为乌带来6亿美元产值,而这个可连续生产100年的项目,也结束了乌干达没有化肥生产的历史。

东送集团简介

广州东送能源集团,成立于2000年11月,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营电厂、电站建设投资、矿业投资、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等业务,在广西、贵州、黑龙江、云南等地投资开发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矿产、有机农业,现已集能源开发、矿场开发、农业开发等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

东送集团“走出去”的经验与总结

做好前期调查和市场调研

到国外投资资源型产业,有远比国内大得多的困难与风险。东送集团用了1年的时间搜集整理和分析项目所在地的矿床资源情况,与毕马威签订了市场调研合同,委托其对乌干达及周边国家进行长期市场调研,整合中国驻乌干达经参处、乌干达统计局、海关等部门提供的市场调研数据,以及派驻人员现场市场调研结果,对项目的资源情况及市场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最终确立投资该项目。

据南方日报报道,4年前,因国内投资机会渺茫,集团董事长吕伟东盯上非洲这块“处女地”。为保证投资得值,他最多的时候一年到乌干达16次。当时,董事会大部分董事投了反对票。“我们吵过架,董事会认为投资进入非洲风险太大,甚至会影响公司的资金链。”

吕伟东寄望第三方跨国调研,他邀请专家到乌干达实地考察,调研为期一年多,最终形成的报告涵盖矿床勘测、生产要素、消费市场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吕伟东向乌干达官方提出的依托于该矿床资源建设选矿厂、磷肥厂、湿法冶炼厂、钢铁厂等综合产业开发项目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两方面因素让吕伟东在公司的“谈判”中得到了董事会成员的赞成票。

聘用和选好当地律所

因为政策、语言、法律法规、人文环境及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到国外投资面临着种种困难,如投资的合法性、业务开展的合规性、各项税费的缴纳等各方面均需进行明确。聘用和选好当地的律所委托其进行这些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东送集团与乌干达实力最强的ABMAK ASSLCIATES律所签订了长期的法律顾问协议,委托其帮助完善在乌干达投资的一切业务合法合规、税务咨询、运营法律建议,使乌干达东送在当地办理各项业务时少走了许多弯路。

注重与政府及项目所在地居民共建和谐

东送集团从最初在投资乌干达时起,便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已当地居民沟通,时常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先后捐助乌干达苏库卢矿区大约2500户居民每户100万先令,共计60万美元;捐助乌干达苏库卢矿区学生1000套书包、学生校服等学习用品、捐助4000美元修缮危险的校舍……在乌干达政府部门及项目所在地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项目采矿场和产业园的征地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帮助和配合,使租地和征地工作在不到4个月就顺利完成。

线上咨询

联系我们

政策查询

联合会及专业服务介绍